学校首页 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师资队伍 专业介绍 机构设置 发展沿革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工会工作
  •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信息
  • 学工在线
    学风建设 奖贷资助
  • 校友天地
    校友风采
  • 实验室与安全
    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 分析测试中心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师资队伍

    专业介绍

    机构设置

    发展沿革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工会工作

  •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教学管理

    专业认证

    培养模式

    学科竞赛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信息

  • 学工在线

    学风建设

    奖贷资助

  • 校友天地

    校友风采

  • 实验室与安全

    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

    分析测试中心

首页栏目

  • 图片新闻
  • 学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教育教学
  • 学工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生论文被中科院二区期刊接收

作者:刘冠辰    编辑:刘霞    审核人:左小华    发布时间:2025-06-11     点击: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谢小银博士课题组在铁铬液流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其指导2022级应用化学本科生曾倩倩同学完成的研究论文《High performance ZrO₂ modified sulfonated poly (ether ether ketone) ion-exchange membrane for Iron-chromium redox flow battery application》被中科院二区期刊《Electrochimica ACTA》正式接收。

谢小银博士团队长期致力于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尤其在离子交换膜改性、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开发方向积累深厚。此次发表的论文聚焦铁铬液流电池(ICRFB)的核心组件——质子交换膜的性能提升难题,通过引入氧化锆(ZrO₂)改性磺化聚醚醚酮(SPEEK),成功构建了兼具高质子传导率与低离子渗透率的复合膜材料体系。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纳米填料与高分子基质的协同作用机制,更通过多维度性能优化,使膜材料在循环稳定性、能量效率等关键指标上超越国际主流商用膜(如 Nafion 系列),为 ICRFB 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在此次成果中,2022 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曾倩倩担任第一作者,这一突破背后彰显了化工学院在践行科研育人过程中的独特理念。作为导师,谢小银博士始终坚持“以科研实践赋能人才培养”,自去年指导曾倩倩完成首篇一作SCI论文以来,便着力培养其独立科研能力。从选题论证、实验设计到论文撰写,导师通过 “全过程指导 + 自主性实践” 模式,引导学生深入储能领域前沿,逐步掌握从科学问题凝练到创新成果产出的完整逻辑链条。曾倩倩在此次研究中独立完成的膜材料制备、电化学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论文撰写、投稿和修改全过程,正是我院科研育人成效的集中体现。

今后,该团队将继续围绕液流电池材料体系开展深度创新,重点突破离子传导与界面稳定性的协同优化难题,并推动科研成果向中试转化。同时,将进一步深化本科生科研育人模式,通过“项目驱动+学术训练” 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牵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服务国家 “双碳” 战略、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贡献更多高校智慧。(通讯员 刘冠辰)

 

 

Copyright 2020 湖北理工学院新材料与绿色化工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团城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桂林北路16     邮编:435003

学院微信公众号